当涂县:螃蟹“爬”出一条全产业链-凯时尊龙官网
龙年的河蟹有点特别,因为夏天的持续高温,推迟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的上市节奏,好在美味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眼下,正是最佳品蟹季,也是“百蟹争霸”时。当涂螃蟹的市场竞争力怎么样?当涂螃蟹产业发展又有哪些新亮点?
当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数据显示,今年该县共有河蟹养殖面积26万余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8万吨,有望创历史新高。养蟹业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度依然稳固,约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自集体水面发包,30%的农民收入来自于渔业生产经营。
围绕养蟹业的话题一路采访下来,发现当涂螃蟹已“爬”出一条全产业链,正经历着“蜕壳重生”。
01
养出优质蟹,一产提质增效
“去年中秋节就开始大卖,今年中秋节的销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当时也很担心,不过现在放心了。”安徽一对活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杰说,无论是价格,还是销量,一下子就上来了,目前网上销售额已逾900万元,今年突破1000万元已成定局,有望超过去年。
在徐文杰位于湖阳镇均庆村的6000亩养殖基地,智慧渔业管理系统通过运用物联网、5g等新技术,24小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连投饵都由无人机代劳。养蟹智慧化改变了传统河蟹养殖科技化水平低、生产粗放的模式,实现养殖环境自动调控、病害智能监测,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
“生态、高效、安全”成为养蟹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当涂县围绕水产产业发展现状和布局,推进一产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推动河蟹良种培育。深化与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展河蟹新品种“当蟹1号、2号”选育联合科技攻关,在乌溪和江苏射阳分别建立了核心种群保种基地和定点育苗基地;积极引进长江系列、江海系列等新品种,努力推进河蟹良种全覆盖。同时,加强乌溪等重点蟹种培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设施,提升蟹种培育技术。
加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河蟹)供应示范基地4家,在湖阳圩和大公圩建立了池塘养蟹和河沟养蟹两大标准化示范区面积共8万亩,大力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工程,近两年来完成池塘改造面积3500亩、建成养殖尾水治理工程项目10处;加强管道增氧、无人机投喂、养殖水体水质在线监测等渔业机械和信息化设备配备,建成全省首家河蟹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
加快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在南北圩、大公圩等建成1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集成一批配套关键技术。在全省率先试验示范“麦-蟹生态种养”等蟹田种粮新技术。
02
螃蟹深加工,二产强链补链
一只螃蟹,怎么卖才能产生最大价值?
冷链物流不发达条件下,生鲜河蟹销售半径相对较小。随着冷链运输技术越来越发达,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随着销售半径迅速扩大,加大了各个螃蟹品牌之间的竞争烈度。
如何避免螃蟹集中上市时的价格战?又如何衍生出“卖稻不如卖米”的溢价效应?破解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是,发展螃蟹深加工产业。
走进位于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的蟹逅七房食品有限公司蟹产品加工车间,员工正身着统一的蓝色工作服,手戴护指套,剥出蟹黄、蟹膏、蟹肉,进行分类销售或制成蟹黄酱、蟹肉酱、香辣蟹、醉蟹等产品推向市场。
“蟹产品加工生产线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招募合伙人合作兴办,日均收购螃蟹1500公斤左右,加工成品250公斤左右,预计年产值7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64万元,并以产品收购、村民就业等方式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七房村党总支书记葛爱红表示。
近年来,当涂县坚持按照壮大企业、做深产品的思路,全力推进二产加工业强链补链,螃蟹深加工产业方兴未艾。
培育壮大加工企业。围绕河蟹、小龙虾等主导产品,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招大引强蟹虾制品精深加工、水产饲料、预制菜等项目,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扶持政策,支持创荣食品、蟹中味、宝杰生物等龙头企业加强市场开拓、销售渠道建设和企业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企业规模实力。今年统筹安排中央财政渔业补助政策资金140万元支持企业新建加工项目4个。
推动初加工向深加工拓展。支持重点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调味水产品(蟹酱、蟹黄油)、风味旅游产品(香辣蟹、香辣龙虾肉)等精深加工食品,推动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目前,全县建有规模蟹虾制品加工企业8家和水产饲料企业1家,年产值近2亿元。
03
唱响蟹品牌,三产融合拓展
随着螃蟹产区越来越多,品牌赋能不容忽视。品牌积淀越来越成为螃蟹突围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当涂县遵循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文化赋能的思路,推进品牌培育。持续打造“当涂螃蟹”“当涂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发展机制,组织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确定了“当涂螃蟹”卡通吉祥物和宣传广告语,“当涂螃蟹”获评首批安徽省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全省第4名),全县涌现出“一对活宝”“多岛湖”等知名品牌,“一对活宝”牌大闸蟹等获“皖美农品”产品品牌。
举办了十九届当涂螃蟹文化节、两届开捕节和多次品牌发布会,进一步扩大“当涂螃蟹”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按照建点连线扩面的思路,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投资5000万元实施塘南水产大市场改造,目前全县水产品产地批发市场4个,年交易量4万余吨,线下交易额30多亿元。以“一对活宝”为代表的规模蟹虾生鲜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超亿元。此外,构建饲料、渔药、渔具等渔需物资供应、冷库储存、物流配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形成三产年产值达1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当涂螃蟹”品牌培育力度仍需加大。好在当涂县水产全产业链三年提升“1515”行动已开始实施。即,围绕打造100亿元水产产业链,推进一产提质增效、二产强链补链、三产融合拓展、品牌主体培育、产学研共建等5大行动,实施水产良种精品培育、河蟹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电商销售提升、品牌建设等15项重点工程。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底,“当涂螃蟹”区域公用品牌成为长三角水产品市场有影响力品牌,二三产产值比重提升到30%以上;塘南水产大市场销售及周边加工业加快发展,形成50亿元产业集群。
来源:马鞍山日报
- 标签: